清晨,我漫步在九观湖雄伟、静谧的大堤坝上。
九观湖位于衡山县店门镇天鹅村与白泥村境内,从平面图看很像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雁——水面自左右两冲蜿蜒而出交汇于大坝——青山绿水紧依旅游胜地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中的岣嵝峰和白石峰,107国道从旁经过,离衡阳市和南岳古镇只有31公里和1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湖光山色,景色秀丽,旅游前景十分广阔。
坐在去九观湖的车上,我兴奋地回想起去年国庆节期间,组织同学聚会,其中一天就安排在九观湖活动,当时那种“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惬意和“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激情犹历历在目。想到此,下车后的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拾级而上,百余级石阶是三步并作两步,当我气喘吁吁走上大坝时,眼前的景象顿时使我大跌眼镜——湖水清澈见“底”,只不过是真正的见底了,三三两两的游船卸下了它们平时载人游玩的使命,静静地停靠在岸边——那种清山绿水、微波荡漾而又游人如织、惬意垂钓或嬉戏击水的奇妙景观已荡然无存,自平时山水交接处的水平面到现在真正的湖面的落差回落在10米以上——看样子要想回到平时的壮景恐怕得等上不菲的一段时间了。
沿湖堤而走,看着裸露的黄土沙石和寂寥几无过客的渡头,心想着想看微波荡漾的湖水景观那是一种奢侈的想象了(除非是几场猛春雨下来),只能是看着远处的烟雨缭绕弥漫的群山和裸露的沙石聊发探幽思古之情怀了。
九观湖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建的,我的父亲也是建设者之一。我清楚的记得,每当年迈的父亲和我讲述这段辉煌的历史时总是眉飞色舞,脸上的皱纹都轻松的舒展开来,似乎也在欢笑——想当年,每天都有来自全县各地(包括现今的衡山、南岳、衡东行政区划内的)一万多建设大军自带粮食和被褥,炸石填土,夯基筑坝,夜以继日奋战在九观桥水库大坝建设工地上,嘴里哼着激昂的革命歌曲,喊着激荡人心的战斗号子,开展着在今天的人们特别是年青人几乎看不到的劳动竞赛。那场景,啧啧,想来都是振奋人心,令人热血澎湃!经过四年多的艰苦奋战,九观湖终于在1976年成功蓄水,承担着本县前山片10余万亩水稻的灌溉之源。湖光山色也因此成为了衡山县新兴的旅游开发之地,越来越多的旅游观光人士慕名前来。旅游旺盛时真可用磨肩接踵、游人如织来形容。
父辈们辛勤的汗水没有白流,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巢筑好了,自然引来各方凤凰纷至沓来。湖区管理部门从90年代初开始了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依托南岳名山优势,发展以休闲、避暑、度假、漂流为主的水上游乐区,作为南岳风景名胜区有山无水的补充,成为南岳风景区的新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年接待自然形成的游客1.5万人次以上。九观湖已具备了进一步开发旅游产业的条件。2010年10月,九龙峡漂流二期开发项目正式对外招商。当前要做好的,恐怕是蓄水灌溉和发展旅游吸引游客两篇文章。试想,一个这么有名气的九观湖如果连水都未蓄满,又怎去发挥它的灌溉作用,怎去吸引更多游客光临?好在现在的管理者已充分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正在想方设法予以改善。我深信,只要科学地规划九观湖发展宏图,九观湖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其水利灌溉和旅游发展双翼一定会比翼齐飞。
想到此,我的脚步不由得轻松起来。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