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衡山:“小而精”彰显高质量 “小块头”迸发大能量

来源: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赵诗 蒋鹏 文雅婷 编辑:王棋 2023-08-31 08:45:54
时刻新闻
—分享—

衡山县融媒体中心8月30日讯【记者:赵诗 蒋鹏 文雅婷】在8月28日召开的省委、省政府县域经济发展座谈会上传来喜讯,衡山县作经验交流发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围绕做强“制造立市、文旅兴城”衡山极,加快推进县域经济总量提升、质量提标、增量提效,做好“小”“精”文章,以衡阳市最小的县展现出了大作为。在去年县域经济综合考评中排名全省二类县(市)第二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衡山县GDP增长6.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3.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9%,三项指标增速均排名全市第一。


开足马力抓项目

衡山高新区是我县工业集中区,许多工业企业在这里落地生根、蓬勃发展。来到这里,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条条四通八达的园区道路、一栋栋标准化的厂房,不少工业企业生产车间机器轰鸣,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生产场景。

走进湖南恒岳重钢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利用埋弧焊接技术,对塔筒内环线进行焊接作业。切割打磨过的钢板经过一道道工序后,将加工制造成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塔筒销往各地。


县域经济中水衡岳01.JPG


为了实现高效率、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检测,恒岳重钢创新推出“基于机器视觉的大数据焊缝质量管理典型应用场景”,将运动控制与3D视觉技术有效融合,有效解决了风电装备行业尤其是风电塔筒焊缝外观检测技术落后现状的行业痛点。

作为一家专注于风电新能源塔筒装备的研发、制造、售后服务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恒岳重钢的向好向上发展,正是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县域经济中水衡岳02.png


“这几年,在县里面的支持下,我们无论是从产值,税收,科技创新,各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们还是非常感谢,衡山县委县政府,衡山经开区和各级部门给我们企业提供的一个非常好的优良的营商环境。”湖南恒岳重钢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总裁罗文斌说。

近年来,衡山县大力开展“项目建设三年行动”和工业企业倍增行动,成功签约一批优势企业、建成投产一批重点项目,并在衡阳率先采用市场化建园、市场化招商新模式,加快建设总投资30亿元、总面积2000亩、容积率1.32的智能制造“园中园”项目。同时聚焦新材料、装备制造等相对优势产业,大力实施高新企业梯度培育和“小巨人”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数量居衡阳各县(市)第一。

目前,全县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家,高新技术企业46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11个。


突出特色兴产业

衡山县依托文化和生态优势,积极探索探索农旅、城旅、文旅“三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8月下旬,“初恋味道·果约永和”衡山县第三届小水果采摘季活动在永和乡新场市社区龙舟广场正式启动。水果基地负责人将自家水果带到活动现场,供市民、游客试吃品尝。本土网红主播化身水果“推介官”、“销售员”,助力永和乡小水果打开线上销售渠道。


永和水果03.JPG


永和乡地处衡山县东南部,乡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阳光充足,以小水果种植而闻名,素有“小水果之乡”的美誉。

目前,全乡两百亩以上的规模种植的品种有沃柑、冬枣、红心猕猴桃、菁香桃、阳光玫瑰葡萄等十余个品种,水果种植面积共计近1万亩,实现了“四季有花,四季有果”。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永和乡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对土壤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全面提升水果品质,通过举办水果采摘节会、邀请明星代言、制作水果采摘电子地图等形式,促进当地的水果采摘游、乡村休闲游等业态的发展。


永和水果04.JPG


永和乡、萱洲镇成为了小水果采摘打造“果旅融合”区域新典范,琳琅满目的“小水果”日益发展成为强乡富民的“大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强大动力。

“通过近些年的努力,我们的小水果产业规模是越来越大,品质越来越高,知名度也越来越高,老百姓的销售收入也在不断地提高,品牌影响力也在不断地增强。下阶段要以小水果产业为基础,把‘果旅融合’这篇文章,做精,做细,做实,做强,并以此为切入点,全面推进永和的乡村振兴。”衡山县永和乡党委书记胡奇才说。

近年来,衡山县加快建设7大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实施“一镇一品、一村一特”差异化战略,大力推进开云新区、紫盖峰、萱洲古镇、虎山福地等9个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紫盖峰、雷钵峰通景公路提质改造,加快构建“城旅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同时坚持把革命老区县深厚的红色文化、源远流长的土菜文化、以岳北山歌为代表的非遗文化同旅游产业有机结合,使衡山“靠山吃山”有了新内涵。


持之以恒优环境

优质企业接连进驻、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产业转型提速增效……这一切都离不开营商环境的优化。衡山县聚焦研发创新、助企解难等关键领域持续优化服务,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在县城工业南路,一栋六层高的大楼坐落于此。走进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多个综合办事窗口一字排开,其中的县高新区政务服务专区格外打眼。


县域经济政务中心05.jpg


在这里,落实了一网通办畅通渠道,围绕个人、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对23个主题式、套餐式服务场景推行“一网通办”并实现常态化办理。企业只需要上交必要的资料,便有工作人员提供全程“帮代办”服务。

“160个赋权事项都赋权给园区,涉及企业的政务服务事项,不需要去各部门跑,只需要到园区,园区一枚公章管160个事项。”衡山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符文忠说。


县域经济政务中心06.png


这是衡山县创新实施政务集成服务“大综窗”标准化改革的成效之一。“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集成服务模式,将不必要的审批环节全部取消,变“分窗办理”为“集成服务”,实现144个联办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将1678个审批事项需要提交的申报材料全部公开。

“马上就办”“最多跑一次”“只进一个门”“互联网+政务服务”……这些引人注目的关键词,映射出我县在营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方面作出的努力。

近年来,衡山县连续开展企业联手帮扶行动,确保一个企业对应一个帮扶团队,帮助企业解决“围墙外的事”近600件;全面推进城乡标准化治理,坚持“标到事、事到岗、岗到人,人有责、责有行、行有范”;创新推行“五全一常态”“五步一规范”机制、“六张网”为支撑的“大应急”治理体系、“屋场恳谈会+人民调解”“民间和事团”矛盾化解模式等,通过持续推进企业服务人性化、城乡治理标准化和底线工作常态化“三化”协同,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审:王棋 二审:文峰 三审:陈亮


来源: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赵诗 蒋鹏 文雅婷

编辑:王棋

本文链接:http://www.hengshannews.com/content/646742/74/1300342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衡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