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5日上午,中国雷锋网开通暨雷锋精神论坛闭幕式在长沙雷锋纪念馆举行。)
红网大型专题:
这是我应该做的——纪念雷锋同志逝世50周年
2012年“雷锋精神论坛”
红网长沙5月15日讯(记者 汤红辉 摄影记者 明健飞 见习记者 易征洋)“在雷锋家乡举办‘雷锋精神论坛’有着特殊的意义,这已为这次论坛的成功举办所证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伟光在雷锋精神论坛闭幕式上表示。
今日,“雷锋精神论坛”在雷锋家乡长沙望城的雷锋纪念馆圆满闭幕。在这次论坛中,来自中央和基层、地方和部队、高校和企业的领导、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汇聚一堂,共同交流探讨学习雷锋精神的体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3+1”研讨模式效果良好
本次论坛采用“1+3+1”的模式,即一个主论坛、三个分论坛、一个闭幕式。紧紧围绕“雷锋精神时代化和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这个鲜明主题,较好地研究、解决了如何深化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如何进一步搞好雷锋精神的学习等问题。
“雷锋精神”理论研究与经验推广论坛、“雷锋精神”文艺与新闻工作者论坛、“雷锋精神”先进模范与优秀志愿者论坛三个分论坛,分别安排在学校、企业和社区进行,并设立互动环节。这种方式,使论坛的理论研讨与进一步推动学雷锋活动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相结合。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度解读雷锋精神的科学内涵,全面阐释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彰显了雷锋精神的当代意义,形成了一系列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的新思想、新观点、新体会、新经验,使与会代表深受教益。
深化对雷锋精神的基本认识
王伟光介绍,本届论坛深化了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重大意义的基本认识。与会代表认为,雷锋精神深深根植于国家发展、时代需要和人民愿望之中,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共产主义光辉思想的结合,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文化力量,早已超越国界、超越时空,体现了时代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具有永恒的价值魅力。深化了对雷锋精神科学内涵及对雷锋精神与时俱进品格的基本认识,雷锋精神应当根据时代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雷锋精神常学常新,不断焕发强大的活力和无限的生机。
本届论坛还明确了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纯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之间的关系。
与会代表认为,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统一性,雷锋精神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内涵和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了雷锋精神的思想魅力和精神活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雷锋精神所昭示的道德力量去弥补市场缺陷,增进人类关爱,促进社会发展;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发扬雷锋精神是不断推进改革开放的内在要求,在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中都需要发扬雷锋精神,进一步推动开拓进取、改革创新。
规划推进雷锋精神论坛常态化
与会代表认为,长沙在推进学雷锋方面创造的经验,应当认真总结推广。学雷锋活动要将活动的常态化与机制的常态化结合起来。长沙的经验表明,深入推进学雷锋活动,不仅要创新形式,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常态化的机制,应当建立价值导向机制、文化引领机制、社会组织机制、榜样学习机制和行为管理机制,以科学、完善、有效的机制为学雷锋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大家还认为,学雷锋活动要将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与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党员干部要起好示范作用,要求群众做到的,党员干部一定要首先做到、带头做到、模范做到;要与志愿者活动结合起来,以志愿服务为桥梁,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学雷锋活动中来;要将文艺感染的作用与舆论引导的作用结合起来,创作出更多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弘扬雷锋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
论坛规划了五项具体工作以推动雷锋精神论坛的常态化、制度化。2013年将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50周年为契机,召开新一届雷锋精神论坛,使雷锋精神论坛成为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理论平台和有效载体;认真总结本届论坛所取得的成果,出版论坛文集,进一步加大对论坛成果的宣传,使论坛成果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筹备成立雷锋精神研究基金会,为推进雷锋精神研究和弘扬雷锋精神提供有力支撑;倡导文明单位和志愿者继续走在学雷锋的前列,激励和鞭策先进单位和个人把学雷锋活动不断推向深入;推动各个方面大力支持中国雷锋网的运营,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来源:红网
作者:汤红辉 明健飞 易征洋
编辑:redcloud
本文为衡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hengshannews.com/content/2012/05/16/10929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