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融媒体中心7月17日讯【记者:廖晶 戴玮】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近年来,长江镇宋桥村黑斑蛙养殖基地的负责人彭杨兵通过引进“水稻+黑斑蛙”立体生态种养模式,人工养殖黑斑蛙,不仅给自己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给当地群众带来了增收的新门路。
走进宋桥村黑斑蛙基地,只见130余亩稻田被分割成几十个小方块。稻田里,密密麻麻的小黑斑蛙正躲在稻荫下乘凉。人一靠近,顿时炸开了锅,纷纷四散跳开,呈现出一派喜人的场景。
“黑斑蛙销售我们现在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从稻田里面抓上来直接销售,还有一种是进行深加工,用传统的稻草烟熏制作成烟熏腊青蛙。用稻草熏出来的腊青蛙有一种独特的口味,很多人都特别喜欢这种口味。”长江镇宋桥村黑斑蛙养殖基地负责人彭杨兵说。
目前,基地采用“稻蛙共养”模式,通过田间种稻、浅水养蛙、蛙粪肥田实现稻蛙共生,突破了传统稻田生态系统只局限于水稻种植的单一模式,既改善了稻田的生态环境,又增加了经济效益。
经过两年的摸索,黑斑蛙基地从几十亩扩大到了一百多亩。在彭杨兵的带领下,附近乡镇的村民也加入了养殖黑斑蛙的队伍。
今年,宋桥村黑斑蛙亩产量3000余斤,总产量比去年翻一番,预计可达40万斤。目前,黑斑蛙已上市销售。下一步,基地将积极总结、推广“稻蛙共养”经验,带领更多的村民增收致富。
一审:黄施锦二审:胡程远三审:黎林
来源: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黄施锦
本文为衡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www.hengshannews.com/content/646741/51/12872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