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白龙河水坝“焕新”助攻“双抢” 三千余亩农田精准“解渴”

来源: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蒋鹏 旷雨澄 编辑:袁慧 2025-07-24 10:07:30
—分享—

在江东乡白龙社区,一座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水利工程——白龙河水坝,经过现代化改造后,以崭新面貌投入2025年“双抢”农忙季,为下游3000余亩农田提供精准灌溉保障。

当前正值“双抢”农忙时节,也是用水高峰期和中稻生长关键期。记者来到白龙河水坝现场看到,改造后的水坝碧波荡漾,现代化的钢铁闸门里积存着3.4米深的蓄水,约120万立方的蓄水通过8公里的河道和下游3公里的水渠滋养着两岸农田。这座曾因年久失修而功能衰退的老坝,如今配备了自动化闸门系统,河堤两岸完成全面加固,过河桥面也得以重建,周边环境更是明显提升。

“以前我们到抗旱的时候,下游要设几个临时的拦水坝,才能保证解决水利问题,而且开支比较大,用电排抽水,每一年投入的资金有几万块钱。”白龙社区党支部书记刘铁珍回忆道,不仅仅是抗旱用水难,更危险的是汛期泄洪,需要干部群众冒险下河作业,连坝体上的危桥也时时刻刻威胁着群众的生命安危。

为了彻底解决这些安全隐患,刘铁珍用人大代表的身份连续十年进行提案,通过与水利部门的共同努力,最终推动白龙河坝水闸除险加固工程纳入2024年国债项目,争取到1600万元的改造资金,让困扰群众半个世纪的用水难题迎刃而解。

改造后的水坝不仅解决了白龙社区的农业用水需求,还惠及龙桥、龙塘两个行政村。“现在下游3000多亩稻田无需再人工拦河抽水,河坝直灌到田!”刘铁珍说。

在七月流火的“双抢”时节,自动闸门根据作物需水量精准调控,既避免了水资源浪费,又确保了水稻生长关键期的灌溉需求。这座见证了中国农村水利发展的工程,如今正以现代化姿态续写着“水利是农业命脉”的新篇章。

来源: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蒋鹏 旷雨澄

编辑:袁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engshannews.com/content/646941/68/1515150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衡山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