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桥镇新桥村的青山绿水间,退伍军人李淼开启了人生新征程,他用勤劳的双手和坚定的信念,在养蜂事业中找到了新的奋斗方向,不仅实现了个人价值,还带动了周边乡亲走上了致富之路。
走进李淼的养蜂基地,一排排蜂箱错落有致地摆放在树荫下,蜂箱入口处的蜜蜂进进出出。李淼正小心翼翼地开箱查看蜜蜂的状态,成群的蜜蜂围着他来回飞舞。
李淼与蜜蜂的故事,要从10年前说起。2005年,脱下军装的李淼选择回到了新桥村。望着家乡漫山绿意,李淼萌生出养蜂念头。
起初,养蜂之路充满坎坷。李淼缺乏养蜂经验,面对蜂群的各种问题常常束手无策,但军人的坚韧让他没有轻易放弃。他开始学习各类养蜂技术,阅读大量养蜂专业书籍,逐渐掌握了养蜂的关键技术。
“最开始我也就养了两三窝蜜蜂,后来在野外寻找到蜂群就把它带回来了,然后经过自己的不断研究学习,慢慢规模扩展到了如今的180多箱蜜蜂。”李淼向记者讲述自己养蜂的经历。
2017年,李淼当选为新桥村的一名村干部。身份的再一次转变让他想得更加长远。他主动与周边乡亲分享养蜂经验,免费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解决养蜂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养蜂行列。
“他看我家比较困难就带着我养蜂,现在养了二十多箱蜜蜂,遇到什么困难,他会及时帮我处理,蜂蜜他也帮我卖掉了。”在73岁的谢立云眼里,李淼对他的帮助非常大。
然而,李淼并不满足于现状,他深知,要想让养蜂产业持续发展,必须打造自己的品牌。于是,他提议将养蜂纳入村集体经济,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村里建起了专业车间,购置现代化设备,构建起一条从养殖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
同时,李淼还将村民的蜂蜜统一包装,并尝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在他的努力下,新桥村的养蜂产业初步形成规模,“新桥蜂蜜”的品牌也逐渐打响。
从保家卫国的战士到乡村振兴的“领头雁”,李淼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伍军人的担当。如今,“新桥蜂蜜”的甜蜜不仅滋润着村民的生活,更甜进了每个人的心田。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一名村干部,我深感责任重大。今后我将继续发扬在部队那种吃苦耐劳、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融入养蜂事业,带动更多的村民加入养蜂队伍,带领他们发家致富。”对于未来的打算,李淼这样说。
来源: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廖晶 文雅婷 通讯员:唐有权
编辑:王棋
本文为衡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engshannews.com/content/646942/55/15193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