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衡山县白果镇抢抓冬修水利有利时机,修建农田灌溉水渠、水沟,建设高标准农田,为来年农业生产和防汛抗旱打下坚实基础,今年,白果镇计划实施的1700余亩高标准农田已经进入收尾阶段。
1月7日,记者在白果镇楚南桥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场看到,一台挖掘机正在修理河堤,一旁的农田灌溉水渠已经修筑完工。
(挖掘机正在修理河堤)
“这条水渠已经修建了许多年,由于年久失修,每逢汛期涨水,农田就汪洋一片,积水无处可排,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衡山县白果镇楚南桥社区居委会委员吴文方说道。
据悉,衡山白果镇 2024 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重点布局在楚南桥社区、树枫村的双季稻示范片区,整个项目自2024年7月启动,经过数月的紧张施工,于 12 月完工。其中,楚南桥社区水渠修葺工程长度达 320 米,修好后,有效解决了周边五百多亩农田长期以来面临的排水不畅和储水不足的难题,为农业生产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白果镇树枫村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对沿山河进行了重新修葺,记者来到白果镇树枫村看到,沿山河河道焕然一新。
(树枫村沿山河河道焕然一新)
“这条沿山河没修之前杂草丛生,河道淤积严重。因为河道比较狭窄,所以涨大水的时候排水困难,河水泛滥。今年2024年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把这个河道加宽、加高,护砌了1600米,让周边的河道都畅通无阻了。”衡山县白果镇树枫村村委会秘书肖立君告诉记者,沿山河河道修葺后,周边农田的耕作条件得到显著改善,灌溉面积从原来的500余亩提升到1000余亩,辐射周边的楚南桥社区、湘铺村、紫楼村,总受益面积超三千亩,得到了周边群众的一致好评。
高标准农田项目可以保障旱能灌、涝能排,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据悉,我县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为中央国债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1.7万亩,其中新增建设0.6万亩,提质改造1.1万亩,主要涉及贯塘乡、江东乡、白果镇、长江镇、永和乡、店门镇等6个乡镇、26个行政村(社区)、200个村民小组。
来源: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赵诗 向微 通讯员:何振宇
编辑:黄施锦
本文为衡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engshannews.com/content/646945/91/14615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