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室(ICU)是与死神较量的最前沿阵地,这里的患者命悬一线,每分每秒都充满未知与挑战。在衡山县人民医院,有这样一位护士,她用专业、爱心和责任,为生命筑起最后防线,她就是ICU护士--胡思贻。
(胡思贻正在给患者进行护理)
走进衡山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仪器的滴答声、警报的嗡鸣声交织成紧张的节奏。胡思贻穿梭在病床间,轻声细语地与患者交流,有条不紊地完成日常护理工作,手中的操作精准而迅速。
自2019年踏入护理行业,她便始终怀揣着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和对患者的关怀,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ICU的工作容不得半点松懈,患者病情瞬息万变,需要护士拥有“鹰眼般”的观察力和“闪电般”的反应力。
“因为我们的病人病情比较危重,他随时可能会发生病情变化,这就需要我们上班的时候高度集中注意力。而且有些操作可能比专科更多,涉及高精尖技术,对个人技术掌握程度要求高,平时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复杂病情,也增加了工作难度。”胡思贻表示。
(工作之余,胡思贻(右)常常与同事共同学习)
初入ICU时,作为科室里年纪最小的护士,面对高强度、高难度的工作,胡思贻也曾倍感压力。但在同事们手把手地教导和毫无保留的帮助下,她逐渐掌握并提升了各项护理技能,从手忙脚乱的新人迅速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科室骨干。
“我们这个团队互帮互助真的一直是我们的传统,从我来到这里开始,大家就一直帮助我,所以我们上班的时候也习惯了会有人随时帮助自己,这是非常放心的,就等于把自己的后背交给别人。”胡思贻告诉记者。
在重症监护室,治疗不仅是身体的救治,更是心灵的抚慰。面对被病痛折磨、急需精神鼓舞的患者及家属,胡思贻总会在忙碌中抽出时间与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ICU收治的都是重病患,家属对病情、对病人都十分担忧,非常需要我们去沟通,给予他们力量。”胡思贻表示。
(胡思贻正在为患者配药)
日常工作中,她严格执行护理规范,从配药剂量到管道固定,从翻身拍背到生命体征记录,每个环节都做到极致。为了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她主动学习 ECMO 护理、重症康复等知识,将其转化为守护生命的“武器”。“我们这个职业永远有新事物出现,永远有更新的治疗方法和措施需要去学习,确实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胡思贻说道。
在ICU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胡思贻用行动诠释着“生命守护者”的誓言,成为患者信赖、同事敬佩的白衣战士,继续为更多生命点亮希望之光。
“我觉得既然选择做这份工作,就要把它做好,穿上这身护士服,就像警察穿上警服一样,身上肩负着责任感和使命感。”胡思贻坚定地说。
来源: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赵诗 向微 通讯员:韦李灵
编辑:王棋
本文为衡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engshannews.com/content/646949/64/14974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