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备受期待的衡山渡文化街区在璀璨灯火中正式揭开面纱。开街首夜,非遗手工坊吸引了众多市民沉浸式体验。寻味古渡,非遗新生,一场民俗文化盛宴让游客在互动与品尝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华灯初上,衡山渡街区已是人声鼎沸。最引人驻足的,当数街头的皮影戏表演区。白色幕布前被围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的市民纷纷踮脚围观。当经典的《三打白骨精》剧目开场,活灵活现的皮影打斗、诙谐生动的配音,立刻引发现场阵阵喝彩与掌声,古老的技艺在此刻焕发了全新的生命力。

而在互动体验区,民俗乐器店同样热闹非凡。在传承人的耐心指导下,众多市民都饶有兴致地拿起乐器,尝试吹奏。其中“衡山音乐人”尹辉中更是拿出自己的“绝活”,根据吹奏韵律,即兴唱起了极具衡山本地特色的山歌。
“我来到衡山民乐体验店,跟店主合奏了民乐,竹笛与二胡,唱了衡山山歌,岳北山歌,还有花鼓戏,看到这个古老的渡口如今能够吸引这么多游客前来打卡,大家对衡山的民俗音乐很感兴趣,那种骄傲感真的是油然而生,我们等下还要唱衡山影子戏,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民乐爱好者尹辉中激动地表示。

最甜蜜的焦点,莫过于手工扯麦芽糖的摊位。匠人们手持温热的糖稀,反复拉扯,金色的糖条在空气中划出诱人的弧线。刚制作完成的麦芽糖被分切成小块,供市民们免费品尝。大家纷纷接过这口“老底子的甜味”,仿佛在回味“童年的味道”。“手工扯的麦芽糖真的很好吃,很甜,很香,很脆,有那种纯粹的儿时味道,下次肯定还会继续来!”游客李女士已经购买了满满一大袋。

“我喜欢这里的笔筒,这里的笔筒有着衡山的山山水水,我很喜欢,想买一个回家。”观湘学校学生刘语晨捧着手里的竹笔筒向大家展示。在竹编展位前,市民们被精巧的竹笔筒吸引,纷纷驻足。指尖抚过温润的竹节与细密交织的纹路,匠人于方寸间刻画的山水花鸟栩栩如生,令人赞叹其匠心独运,爱不释手。

夜色渐深,衡山渡的灯火与星河交汇,将一场关于传统的梦娓娓道来。皮影戏的余韵还在青石巷陌间流转,麦芽糖的甜香已悄然浸染了晚风。这不只是一次街区的启幕,更是一场跨越时光的温暖重逢,让古老的非遗种子,在当代的烟火人间里,深深扎下了根,静待下一次花开。
来源: 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思霞 刘星语
编辑:刘紫叶
本文为衡山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engshannews.com/content/646955/65/15449592.html